产品名称 | POM |
---|---|
伸张强度 | 5.2 MPsi |
剪力 | 65.5 MPa |
压缩应力 | 35.9 MPa |
可燃烧性 | 94HB |
吸水量 | 0.22 % |
密度 | 1.42 |
弯曲疲劳忍耐限度 | 4.7 MPsi |
弯曲降服强度 | 14.3 MPsi |
弹性系数 | 450 MPsi |
扩散因数 | 0.005 |
拉力冲击抵抗力 | 170 ft.lb/in^2 |
挠曲系数 | 1550 MPa |
摩擦系数 | 0.35 |
断裂时之拉力伸张度 | 75 % |
无切口冲击程度 | 100(no break) ft.lb/in |
洛氏硬度 | M94,R120 |
热传导系数 | 2.6 BTU-in/hr |
热变形温度 | 172 ℃ |
熔点 | 175 ℃ |
生产厂商 | 美国杜邦 |
电弧抵抗力 | 220no tracking Sec. |
电阻系数 | 10^15 ohm-cm |
线性热膨胀系数 | 5.8 10^-5in/in.℉ |
绝缘强度 | 19.7 MV/m |
绝缘系数 | 3.7 |
负载下之变形 | 0.5 % |
IZOD冲击强度 | 2.3 ft.lb/in |
计量单位 | 千克 |
牌号 | 100KM |
销售方式 | 品牌经销 |
用途级别 | 通用级 |
品牌 | POM 美国杜邦 100KM |
厂家(产地) | 美国 |
加工级别 | 注塑级 |
特性级别 | 标准级 |
POM具有高的力学性能,如强度、模量、耐磨性、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蠕变性,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溶剂性和加工性。比强度和比刚度与金属很接近,所以可替代有色金属制作各种结构零部件。
因而成为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继PA、PC之后排第3位。
聚甲醛可分为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两大类,共聚甲醛较均聚甲醛的热稳定性好,其它性能基本相似。
用途
均聚甲醛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电绝缘性以及耐有机溶剂、耐磨、抗蠕变、耐疲劳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代替各种有色金属和合金制造各种零部件。
如齿轮、凸轮、轴承、衬套、垫圈、阀门、液体输送管道、把手及化工容器等。在汽车上可以制作万向轮、汽化器,在建筑上制作水龙头,在农业中制作喷灌器喷嘴、喷雾器元件.还可做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卷轴、抽水马桶浮球等。共聚甲醛在农业机械、电器工业、建筑运输和精密仪器等领域中用作轴承、齿轮、凸轮、管材、导轨等产品以代替铜、锌等有色金属。
还可用作汽车中的燃料泵、动力阀、马达齿轮、汽化器部件、万向节轴承、计算机外壳、洗衣机滑轮、影碟机零件、耐腐蚀消防水龙头和接头。
均聚甲醛的结晶度为75%~85%,共聚甲醛为70%~75%。聚甲醛十分容易结晶,即使快速淬火,结晶度也能达到65%以上。
例如经-80℃淬火的试样,当温度升高到25℃时结晶度已达65%,完全非晶态 的聚甲醛只有在-100℃时才能得到。
结晶度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低温淬火所得到的低结晶度的形态是很不稳定的,放置于室温后结晶度还会随时间增长而增加。 升温在100~150℃的温度范围内处理聚甲醛,会使其结晶结构更趋完善,但在150~175℃范围内结晶度会逐渐降低,于175~180℃范围内结晶度会突然降低,只有当温度超过181℃ 时晶核才能完全消失。
分子量:
聚甲醛的平均聚合度在 1000~1500之间,数均分子量为 30000~45000,分子量分布窄。高密度和高结晶度是聚甲醛具有优良性能的主要原因。如硬度大和模量高,尺寸稳定性好,耐疲劳性突出,不易被化学介质腐蚀等。 尽管聚甲醛分子链中C—O键有一定的极性,但由于高密度和高结晶度束缚了偶极矩的运动,从而使其仍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介电性能。聚甲醛端基中含有半缩醛结构导致其热稳定性差,当加热至100℃左右时可从其端基的半缩醛处逐渐解聚。
当加热至170℃左右时,可从其分子链的任何一处发生自动氧化反应而放出甲醛**在高温有氧时会被氧化成为甲酸,甲酸对聚甲醛的降解反应有自动加速催化作用,
因此常在均聚甲醛树脂中加人热稳定剂、抗氧剂**吸收剂等以满足成型加工的需要。由于共聚甲醛分子链中含有一定量的C-C键,它可以阻止聚甲醛分子链的氧化降解,因而共聚甲醛比均聚甲醛的热稳定性能要好得多。
但是无论是均聚甲醛还是共聚甲醛,在加工和应用时应注意其热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差的缺点。
物理性能
聚甲醛为白色粉末状固体或粒状固体,表面光滑且有光泽和滑腻感,硬而致密,呈现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特点。
容易燃烧,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端呈黄色,下端蓝色,发生熔融滴落,有强烈的刺激性甲醛味、鱼腥臭。
力学性能
它的硬度大、模量高、刚性好、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疲劳强度高,耐磨性优异,有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水性。
均聚甲醛比共聚甲醛的力学性能略高10%~20%,这主要是其结晶度比共聚甲醛要高10%左右的缘故。
聚甲醛力学性能的突出优点是抗疲劳性好、耐磨性优异和蠕变值低,
聚甲醛的疲劳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聚甲醛对缺口敏感,有缺口时的疲劳强度几乎比无缺口时小1/2。
尽管**次冲击时的冲击强度比PC和ABS低,但多次反复冲击时的性能却好于 PC和 ABS。聚甲醛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它的摩擦因数小,摩耗量低,极限PV值高,而且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几乎相等。
干摩擦因数为0.1~0.4,水润滑时为0.1~0.2,油润滑时为0.01~0.1,对钢、黄铜及铝的摩擦因数分别为0.18,0.20和0.22,填充聚四氟乙烯后的摩擦性能更好,在负荷小于 17.5 MPa及温度低于120℃时摩擦因数变化很小。聚甲醛还具有优良的抗蠕变性,在23℃,21 MPa 经3000 h后的蠕变值仅为2.3%,抗蠕变性超过ABS、氯化聚醚等塑料。 聚甲醛还具有优良的抗蠕变性,在23℃,21 MPa 经3000 h后的蠕变值仅为2.3%,抗蠕变性超过ABS、氯化聚醚等塑料。 聚甲醛还具有优良的抗蠕变性,在23℃,21 MPa 经3000 h后的蠕变值仅为2.3%,抗蠕变性超过ABS、氯化聚醚等塑料。热性能
聚甲醛的热分解温度较低(Td=235~240℃),属热敏性塑料,**高连续工作温度并不高,均聚甲醛在82℃可连续使用1年,在121℃可连续使用3个月。
共聚甲醛可在114℃连续使用2000 h,在 138℃连续使用 1000 h,在 160℃短时间使用。共聚甲醛较均聚甲醛热稳定性好,主要是因为其分子链中的C—C链可起到降解反应的中止点。
然而聚甲醛的热变形温度却比较高,在 0.46 MPa载荷下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的热变形温度可达 170℃和 158℃。电性能
聚甲醛具有较好的电性能,温度和湿度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影响不大。
均聚甲醛还具有好的耐电弧性,因为电弧作用后并未留下C—C导电通路,而是逸去了甲醛气体。化学性能
聚甲醛是弱极性结晶型聚合物,内聚能密度高、溶解度参数大,决定了它在室温下具有好的耐溶剂性,特别能耐非极性有机溶剂,即使在较高温度下对一般有机溶剂也表现出相当好的耐蚀性,表现为尺寸和力学性能不受有机溶剂的影响。
但是均聚甲醛只能耐弱碱,而共聚甲醛可耐强碱及碱性洗涤剂,它们都不耐强酸和强氧化剂,也不耐酚类、有机卤化物及强极性有机溶剂。
聚甲醛的加工工艺特性
(l)聚甲醛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变性为非牛顿型,也**是说为了改变熔体的粘度,温度对其影响不大,而应该调节压力(增大剪切应力)。(2)聚甲醛熔融温度范围窄(均聚甲醛约10℃、共聚甲醛约50℃),热稳定性差,加工温度不宜超过250℃,熔体不宜于在料筒中停留过长时间(230℃只允许停留15分钟)。
同时要加入稳定剂和防老剂等,以免物料变色产生气泡等。常加0.2%的2246双酚类抗氧剂和0.1%双氰胺甲醛吸收剂等。这样,可达制品洁白,受光不变色目的。(3)聚甲醛结晶度高,由无定型熔体变为结晶型凝固体时的体积收缩率大约为17%,因此须采用保压补料方式防止收缩,以保证制品形状和尺寸的要求。
(3)聚甲醛熔体凝固速率很快,会造成充模困难、制品表面出现皱折、毛斑、熔接痕等缺陷,因此宜将模温控制在80~130℃来消除这些缺陷。同时由于凝固快、固体表面硬度和刚性大、模塑收缩率大、摩擦因数小,故制品脱模性非常好且可快速脱模。(4)聚甲醛吸湿性较小,水份对其成型工艺影响较小,一般可不干燥,也可在110℃下干燥2h。
(5)聚甲醛加工时应选用突变螺杆,喷嘴宜选用直通式,模具的浇注系统应设计为流线型,浇口应尽可能大些。
聚甲醛的加工:聚甲醛**的加工方法是注射和挤出,还可进行吹塑、焊接、机械加工、表面施彩等。
1.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是聚甲醛的**加工方法,可用来加工阀杆、螺母、齿轮、凸轮、轴承和薄壁制品及精密制品等,
聚甲醛的应用:聚甲醛具有十分优异的综合性能,比强度和比刚度与金属很接近,所以可替代有色金属制作各种结构零部件。聚甲醛特别适合于制造耐摩擦、磨损及承受高载荷的零件,如齿轮、滑轮、轴承等,并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工业、精密仪器、机械工业、电子电器、建筑器材等方面。
在汽车工业方面,可利用其比强度高的优点,替代锌、铜、铝等金属,制作水泵叶轮、燃料油箱盖、汽化器壳体、油门踏板、风扇、组合式开关、方向盘零件,转向节轴承等。在机械工业方面,由于聚甲醛耐疲劳、冲击强度高、具有自润滑性等特点,被大量地用于制造各种齿轮、轴承、凸轮、泵体、壳体、阀门、滑轮等。
在电子、电器、工业方面,由于聚甲醛介电损耗小、介电强度高、耐电弧性优良等特点,被用来制作继电器、线圈骨架、计算机控制部件、电动工具外壳以及电话、录音机、录像机的配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