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的契机下,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与来自瑞典的可持续产品的设计平台Solaris Community主导、中国官方合作伙伴商道纵横支持的“向洋而生”海洋塑料垃圾设计展在昆明亮相,开启了中国巡展之旅。
“向洋而生”海洋塑料垃圾设计展
此次展览诞生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主导的Closing the Loop项目框架之下,立足于海洋回收塑料的循环再利用议题,汇聚国际著名设计师的精彩构思和独特创意,完美结合先进的3D打印技术,将废弃塑料转化成为艺术品,通过设计与艺术为海洋垃圾治理提出了新灵感。展品包含吊灯、饰品、织物等多种类型的生活家居品,兼具潮流、环保、实用于一体,促进了跨界融合及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模式,并有效推动建立了全球化绿色供应链的范式。
海洋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联合国数据,全世界有超过30亿人依赖海洋和沿海资源维持生计;海洋通过洋流、碳汇等机制调节全球气候,同时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CO2、吸收人类活动每年碳排放的大约三分之一,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关键影响;海洋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系统,占据着90%以上的地球栖息空间,目前拥有已知物种约25万种,而仍有三分之二的海洋物种未被识别,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健康地球和社会福祉起着关键的作用。
海洋的健康与人类的健康唇齿相依。然而,海洋塑料垃圾正在威胁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保护刻不容缓。塑料是人类活动的特殊产物,根据麦克阿瑟基金会数据,全球每年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被倾倒进海洋,预计未来20年全球塑料需求将翻番,塑料回收行动展开40多年来,每年只有14%的塑料被回收利用。
塑料再生颗粒
为了提升可持续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Closing the Loop项目与Solaris Community平台整合了升级再造价值链上的相关方,将更多的生态创新从科学实验室带到人们的生活中。海洋塑料垃圾经由收集后,由当地的渔民和社会企业进行收集、分类、登记、清洗和粉碎;而后进行测试和生产,升级成多用途的粒状材料:颗粒用于塑料注塑和3D打印,而纱线可用于服装等任何使用优质聚酯纺织品的场景。不同于简单地妖魔化塑料,本次展览上的多样化家居艺术作品重新定义了废弃塑料,通过设计延长了塑料的生命周期,阻断了流向海洋的污染路径,呈现出塑料再生的潜力以及循环经济的独特价值。
3D打印配饰
珊瑚脉动
海洋塑料液态织物
“让美回归美,设计的力量让美实现了循环。希望这个展览在让观众感到惊艳的同时,还能够引发人们对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一些思考”,“向洋而生”海洋塑料垃圾设计展的联合策展人、商道纵横合伙人、副总经理郎华女士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衣食住行消费中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冲动,选择更节能环保的产品,使用产品过程中节约资源、不浪费、积极参与回收。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循环生活艺塑家’。”
观众就展品进行交流
本次展览不仅网罗了全球顶级设计师的作品,还征集并展出了来自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态设计研究所、社创品牌“抱朴再生BOTTLOOP”等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优秀设计作品。通过艺术间的深度交流与碰撞,推动中国和全球海洋生态治理及可持续循环经济的实践发展。
来自本土的回收塑料创新产品
北京服装学院:海滩废物再造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态研究所学生作品
抱朴再生BOTTLOOP:“碳”幕T恤、“来自海洋的礼物”、轻盈4用托特包
中国一直积极履行保护海洋承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要求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此次展览在中国落地,是对“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这一目标的积极响应,也希望凝聚共识与合力,让更多的人参与保护海洋生态的行动。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Closing the Loop无塑海洋倡导伙伴张小斐呼吁保护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