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学德,男,198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农垦广垦橡胶集团柬埔寨春丰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荣获“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
橡胶,大家可能都知道,水鞋、胶手套、轮胎等等,很多产品都是以橡胶为原材料。可是,您知道吗?天然橡胶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发展经济、建设国防,都离不开天然橡胶。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天然橡胶也遭受禁运。从那时起,党中央决定建立我们国家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但是由于气候、地理等原因,直到现在,我国80%的天然橡胶仍然要依靠进口,如果不向海外发展橡胶,我们仍然很有可能受制于人。我们的甘氏宗亲甘学德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始了海外为国种胶的旅途。
“清盘侠”的由来
2013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甘学德被派驻到海外,来到了马来西亚。基地在原始森林的深处,远离市区,路途遥远。并且山路陡峭,开车要十分小心。刚进驻基地的那段时间,由于交通不方便,公司食堂一周才能出去采购一次,因此食材并不新鲜。再加上没有充足的水源,菜也经常洗不干净,经常能吃到沙石、青虫、甚至头发。面对这样的饭菜,很多员工都吃不下饭。但因为工作强度很大,不吃饭肯定是不行的,于是甘学德只能鼓励员工,对他们承诺说:“再难吃我都会吃下去,不仅吃下去,我还会在1个月内增重1公斤”。
那段时间,无论每一餐多难吃,甘学德都会吃完碗里的饭菜,为此被同事们戏称为“清盘侠”。一个月后,在多数人因为少吃而体重变轻的情况下,我们的“清盘侠”甘学德反而增重了2公斤,这给员工在克服饭难吃的事情上增加了信心。
为国种胶
深林找水源,建“胶林学校”
2016年,柬埔寨遭遇了90年来难遇的大旱,附近河道断流,用水十分紧张。为了挽救上百万株橡胶种苗,那一段时间,甘学德带领一众员工顶着40多度的高温,带着干粮,深入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去寻找可利用的水源。甘学德一边拿着棍子和长刀,边敲边前行,不时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各种毒蛇,和到处乱窜的不知名小野兽。
越靠近水源,带刺的竹林越多,越茂密,有些地方只能用刀砍出一个缺口后,才能猫着身钻过去。身上不断被划伤,鞋子不断被竹刺刺穿,有的人甚至被竹刺连鞋带肉扎进了六七公分深。最终,甘学德带领一众人找到了水源,最大程度保证了种苗存活,减少了国有资产损失。
甘学德还发现,胶林位置十分偏僻,基地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孩子上学是一大难题。为此,他和集团多次商议,最终决定就地取材。
就这样,拧一根铁丝,挂起废旧机车轮钢,作为上课铃,再加上一间教室、两个年级、一位老师、五门课程(中文、柬埔寨文、数学、常识及思想教育),便有了这所“胶林学校”的全部。
这所“胶林学校”虽然简陋,却是孩子们的圆梦之地。每年期末考试后,甘学德会为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他还推动在公司设立广垦奖学公益基金,资助当地学生。
橡胶情
为国种胶,倒在工作岗位上
一直以来,甘学德从未停下为国种胶的脚步。为了种出成果率高,出圃率高的橡胶,甘学德一心投入到橡胶生产培育技术的钻研中。一句“为国种胶”的口号,激励着甘学德和一众员工一次一次走进原始森林,为保障国家战略物资供应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2018年1月,因对国家橡胶产业发展作出的贡献,甘学德被人社部和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
2019年7月,在广东省委召开的“七一”表彰暨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甘学德作为全省7位先进典型之一,在会场上作了题为“‘一带一路’橡胶情”的报告,讲述了自己肩负“为国种胶”重任,在异国他乡战天斗地的10年经历,感动了在场的观众。
先进典型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甘学德所在的公司杯胶产量不降反升,经济效益逆势而上。但是,甘学德却没能看见这份累累硕果。就在回国轮休的前一天,甘学德倒在了他用滴滴汗水浇灌出的葱郁胶林旁,倒在了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崇高事业的工作岗位上,年仅37岁。在此之前,甘学德总是会在吃饭的空闲和妻子女儿说上几句话,却没想到“放心,我没事,休息一会就好了,等过两天爸爸就回国休假了”却成为他再也不能实现的承诺。
甘学德虽然走了,但他对胶工们的感情,他说过的那些话、做过的事,就像春雨般润物无声,催人奋进。转发起来,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甘氏宗亲甘学德的光荣事迹,同时也要学习甘学德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