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约有2.59万吨与疫情大流行相关的塑料垃圾进入了海洋,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亚洲医院的医疗垃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1月8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自疫情爆发以来,截至8月23日,193个国家产生了约840万吨塑料垃圾,其中约25900吨被排入世界海洋。
研究人员表示,塑料垃圾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国家的处理能力。他们指出,疫情导致一次性塑料需求激增,加剧了“全球塑料垃圾问题的失控”。
根据这项研究,医院废物占全球排放的大部分,约占73%。亚洲是主要的污染源,占全球排放量的72%左右。
2021年4月19日,巴黎一个垃圾分类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在分拣用过的口罩。
研究人员使用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ITgcm循环模型来模拟塑料垃圾的去向。模型预测,在三年内,许多塑料碎片将堆积在海滩和海床上。在北极海床上,塑料碎片将在洋流的驱动下形成一个环极塑料堆积带。
他们说:“塑料可以在海洋中长距离传播,遇到海洋野生动物,并可能导致受伤甚至死亡。”
“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更好地管理医疗废物。””该报告称。
报告称,截至2021年8月23日,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约为2.12亿人,美洲(47.6%)和亚洲(31.22%)确诊病例最多,其次是欧洲(17.26%)。
报告写道:“住院人数和病毒检测方式的激增大幅增加了塑料医疗垃圾的数量。”为了维持对个人防护装备的巨大需求,许多一次性塑料制品立法已经被撤回或推迟。”
此外,随着人们被敦促呆在家里,遵守社交距离规则和对公共集会的限制,对网上购物的依赖空前增加,这种购物往往用塑料包装。根据这项研究,排放有关的垃圾最多的三条河流是伊拉克东南部的阿拉伯河(5200吨)、发源于西藏西部的印度河(4000吨)和长江(3700吨)。研究人员写道:“这些发现强调了在塑料垃圾管理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的关键河流和流域。”他们指出,总体而言,十大河流的塑料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79%。
该研究认为,北冰洋似乎是塑料垃圾的死胡同。由于温盐环流的北支,大约80%进入北冰洋的塑料碎片将迅速下沉,预计到2025年,极地塑料将形成堆积区。研究人员表示,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公众对个人防护设备和其他塑料产品的认识。
他们补充说:“需要推广创新技术来更好地收集、分类、处理和回收塑料垃圾,并开发更环保的材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上月发布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到2030年,海洋和其他水体中的塑料污染可能会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