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增产20%
据科研单位专家介绍,预计今年海南橡胶产量在37万吨左右,云南在47万吨左右,全国全年的总产量大约在85万吨上下,而去年的产量只有不到70万吨,全年增产20%。
研究机构走访的加工厂,也普遍反映今年的产量要大幅高于去年。增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今年开割较早。
正常来说,海南地区在清明节前后进入橡胶开割期,但去年由于受白粉病的严重困扰,直到6月10日才正式开割,比正常年份推迟了约60天。
而今年海南开割期前后的天气情况较好,也没有什么病虫害,4月10日开始全面开割,这是今年产量提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今年橡胶价格整体比去年高,胶农割胶意愿增强。
今年开割以来,胶水收购价格整体保持平稳,均价也高于去年,胶农割胶积极性有所提升。加上受疫情影响,劳动力外出就业减少,大量在外打工的年青劳动者待业在家,割胶的劳动力也比去年大大增加。
3、天气较好,台风暴雨少。
今年海南的物候条件总体上比去年要好,虽然10月份的时候也连续下了两个星期的雨,但总体上开割的天数比去年多很多。
去年10月份,海南遭遇连续的台风天气,下了25天暴雨,由于橡胶加工厂订单充足,连续的暴雨导致胶水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引发胶水抢夺大战,胶水原料最高涨到22000元/吨。
吸取了去年的教训,今年很多工厂都增加了原料储存罐,胶水加了氨水之后,能储存7天左右,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极端天气对原料价格的影响。
所以,虽然今年10月也有台风暴雨天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但由于加工厂有所储备,胶水紧张的情况明显比去年缓解,橡胶价格虽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爆发了一波上涨行情,但涨幅明显低于去年。
目前海南有离心机约1100台,国营民营各占一半,全省的浓乳年产能达到75万吨,而且不少加工厂还有扩产计划。但由于胶水原料供应不足,目前全岛的胶水供应量仅能满足40万吨的产量,各加工厂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据统计,全国一年的浓乳需求量在110万吨左右,国产橡胶只能满足40万吨左右的需求,还有70万吨的缺口需求靠进口。而由于产地的原因,泰国浓乳橡胶的性能更稳定,如果进口泰国橡胶与国产橡胶的价差在500元以下,下游加工厂就会更倾向于使用泰国橡胶。
但近两年,国产橡胶特别是国营橡胶的品质也越来越得到下游用户的认可,与泰国橡胶的品质差距在逐渐缩小。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国内浓乳橡胶产能的扩大,对岛内胶水的争夺也会愈加激烈。中长期来看,胶水原料价格有较强的支撑。
二、需求整体平稳
今年国产橡胶增产20%,但橡胶价格还能维持在较高的价格水平,整体出货情况也还算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下游需求平稳。
今年生产乳胶床垫、枕头等发泡制品的加工厂,由于受疫情影响,需求上没有太大的亮点,整体保持平稳。但据了解,气球行业今年的需求较好,增量明显。
而作为去年行情的重要引爆点的手套需求,今年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据了解,2016年天然乳胶手套销量944亿只,2020年销量增至1332亿只,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9.0%。预计2022年全球天然乳胶手套销量达1722亿只。
当前,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乳胶手套生产国,占据着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过这两年中国产能不断提升。马来西亚疫情防控没有中国做得好,导致产能不稳定,而且马来西亚生产线老旧厉害,中国都是新产线,所以,马来西亚生产效率与中国无法相比,以至于欧美很多订单都转移到中国生产。随着订单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国内乳胶需求将保持增长。
2、天然橡胶对合成橡胶的替代效应。
今年受原油价格大涨的带动,合成橡胶的价格也大幅上涨,但天然橡胶涨幅落后,以至于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价格倒挂明显。由于天然橡胶的性价比更高,下游加工厂大量用天然橡胶替代合成胶的使用,天然橡胶的使用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增产的影响。
三、加工厂囤货待涨
在走访期间研究者看到,随着气温降低,胶水干含量降低,这几天只有25%左右,加上受弱台风的影响,海南这几天连续下雨,目前加工厂已经基本上停止收胶,今年的割胶期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去年1月7日才全面停割,比去年提前了10来天。
从调研机构走访的加工厂来看,普遍对停割后的橡胶行情有所期待。浓乳加工厂基本上都把成品库存储备满了,而加工厂对于目前的价格并不满意,所以基本上对外报价很不积极,都是囤货待涨的心态。
由于橡胶的生产特性,国内全面停割后,要到来年的四月初才会陆续有新增的供应出来 ,有接近三个月的供应空窗期,而这时候又是泰国的雨季,只要泰国那边天气稍微出现一些问题,很容易推动橡胶价格上涨。
此外,开割初期,由于供应较少,而等待补库和赶订单的工厂较多,容易抢收胶水,也容易带动上涨行情。
目前,加工厂对于明年开割初期的胶水收购价保持乐观。而今年年初停割后,橡胶价格的暴涨,也增加了加工厂囤货待涨,复制年初行情的信心。
四、橡胶潜在供应量仍较高
这几年种植橡胶的收益不好,海南地区没有大规模的扩种,但橡胶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国家对橡胶树有严格的管制,胶农不能随便砍伐改种。所以,橡胶树的种植面积相对平稳。
一方面,橡胶价格不高,胶农收益不理想,割胶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橡胶加工厂的产能扩张速度较快,形成了“僧多肉少”的局面。所以,投资者观察到,加工厂争夺胶水原料已经成为常态化。
那为什么加工厂不加价收胶水,以争夺到更多的原料呢?
这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因素:
1、供应端的主体比较分散。
海南地区的加工厂中,国营和民营各占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国营厂由于有品牌效应,在收胶水和卖成品方面都有一定的品牌优势。而民营加工厂就要在夹缝中求生存。一方面,通常要比国营厂高一点点的价格才能收到胶水,另一方面,又要比国营厂卖得便宜个几百元一吨才能卖得出去。行业“内卷”的程度比较严重。
2、进口橡胶的冲击。
东南亚地区由于气候条件更适合种植橡胶,全年割胶时间长,橡胶的品质也好,加上东南亚人工成本比国内低,导致东南亚的橡胶比国产橡胶更有竞争优势。目前国内橡胶供应的主体还是东南亚橡胶,特别是泰国橡胶,国产橡胶的定价权较弱,只能被动跟随进口橡胶的价格。目前东南亚的树龄结构还是处于旺产期,整体的供应比较充足,价格难以大幅上涨,从而压制了国产橡胶的上涨。
3、橡胶的潜在供应较大。
这几年橡胶的价格不好,开割率不高,但不管是中国还是东南亚,开割率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据科研单位的专家介绍,目前中国的产量是80万吨左右,其实按国内目前的橡胶种植面积和结构,一年产100万吨以上完全没有问题。也就是说,只要橡胶价格好,国内的供应还有很大的潜力。
一旦橡胶价格冲高,不管是中国还是东南亚,就会有大量的潜在供应释放出来,很快就会把价格打压下去。这也是近几年橡胶价格难以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所在。
总结
目前行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橡胶向下的空间不大,而从行业内的操作来看,普遍对停割后的行情有所期待。当然,要想有显著的上涨行情,还需要更多的基本面因素的驱动。
这一周以来,不管是走访种植园也好,还是加工厂也罢,都深感橡胶行业的艰难。割胶工要在凌晨一两点就上山割胶,直到早上八九点把胶水运到收购站之后,才能回家睡觉;加工厂的生产环境非常恶劣,橡胶材料的臭味加上氨水的刺鼻味,可以说对工人的健康也构成影响。当橡胶价格偏低时,橡胶行业确实对厂商和工人都缺乏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