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是国防和工业建设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飞机、坦克、大炮、防毒面具;甚至连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高精尖科学技术产品都离不开天然橡胶。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大国对我们实施了物资封锁,一切与橡胶有关的都不允许带到中国。
面对封锁,我国毅然决定自己种植橡胶。
橡胶树的原产地在南美洲亚马逊流域,是一种热带植物。当时世界上有一个基本论断,就是北纬15度以北不适合种植橡胶,北纬17度以北更被称作“植胶禁区”。而我国最南边的省份海南省则位于北纬18度-北纬20度之间。
我国的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经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对橡胶良种进行精心移植、杂交组合和无性繁殖,创造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橡胶栽培技术和初加工方法。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国家早就突破了所谓的“植胶禁区”,创造了在北纬18度以北,大规模种植天然橡胶的奇迹。
但是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能够种植橡胶这么简单。我国科研人员千方百计,攻坚克难,不仅要让橡胶树在我国生根发芽,还要让它们长得快,胶产量高。
传统橡胶种植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直接把橡胶种子种到土壤里,这样长出来的橡胶苗叫做“实生苗”。这样长大的橡胶树具备生长快、经济寿命长等优点,但产胶量不高。
第二种是将优良母树的芽片接到种子苗上,这样生长出来的橡胶苗叫做“芽接苗”。芽接苗虽然产胶量高,但是生长期很长,经济寿命比较短。
为了找到一种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橡胶种植材料,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的橡胶育种专家们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探索。当时科学家们的想法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理想的种苗来。
组织培养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新技术,就是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等,通过无菌操作,把它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
最先成功的是中国科学家。
1977年前后,中国热科院的橡胶育种专家成功获得了橡胶花药体细胞的完整植株,并移栽成活,这是世界上第一批移栽成活的橡胶花药体细胞植株。
在这之后,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科研人员们应用我们国家独立研发的组织培养技术,终于用优良母本的雄蕊,培育出了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完美”橡胶苗:橡胶树组培苗。相较于橡胶树芽接苗,橡胶树组培苗生长速度快10%,并且能增产10%到30%。
这么好的橡胶苗,是否能够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实验室里,有上万支“试管苗”摆在架子上,十分壮观。
我们国家率先在国际上实现了组培苗规模化应用,科研人员运用先进的克隆技术,让一株橡胶苗变成了一万株,实现了橡胶树组培苗的工厂化大批量生产。
同时,又运用室外沙床驯化炼苗技术、沙床苗长途运输技术、轻简化育苗技术等,提高了橡胶树组培苗的室外成活率,让实验室内精心呵护的“试管苗”,变成室外能抵抗风雨的橡胶树。
过去,一个成熟的工人一年能生产200株橡胶苗,应用了“橡胶树速生高产新型种苗育苗技术”后,一个工人一年能够生产约2万株橡胶苗,产量提升100倍。
在海南和广东的试验区,橡胶树组培苗实现了提前一年开割获得经济收益,增产20-30% ,增收200-300元/亩,可持续20-30年。
今年7月,中国热科院天然橡胶新型种植材料创新基地建成投入使用了,它具备年产橡胶树组培苗100万株的能力,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橡胶树组培苗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国际领先,吸引了法国、印度、缅甸等国家的科研人员来“取经”。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橡胶消费大国,世界第五大橡胶生产国,那个受橡胶威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