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胶碗、整理防雨帽……正月十五刚过,34岁的哈尼族汉子卢垮云就赶到管护的橡胶林里忙活,为即将到来的割胶期做准备。
每年4、5月到11月左右是割胶期,那半年时间,卢垮云和妻子每天凌晨出发割胶,天没亮时割完,回家休息一会,再拿着塑料桶、胶刮,骑车返回地里收胶,之后把胶水上交。这一趟忙活完,时间往往到了中午12点多。
卢垮云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曲水镇怒那村木嘎村民小组,十多年前,在党委政府帮扶下,他到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江城有限公司(下称云胶江城公司)务工,负责60亩橡胶林的管护。
江城县万亩橡胶林。人民网 虎遵会摄
江城县“打开门”就是老挝、越南,坐拥“一城连三国”区位,橡胶是这里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50万亩。成立于1996年的云胶江城公司又是江城橡胶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这家公司租地种橡胶,种植面积达12.31万亩,2021年销售收入超过2.28亿元。
努力成为兴边富民示范区,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普洱市的定位。要兴边富民,得有产业带动。作为龙头企业,云胶江城公司承担起社会责任,与三百多户农户签订合同,由农户负责管护公司橡胶林,公司免费培训,橡胶销售收入按47:53分配,农户占47。
卢垮云管护着60亩橡胶林,2021年收入5万多元。学到管护技术的他,自家也栽了50亩橡胶,每年收入三四万元。很多年前,家里还把30亩林地租给云胶江城公司,每年土地租金1800元。
全年收入不止这些:这两年,借助政府引导,卢垮云在地里种了坚果、砂仁,去年虽只卖了三四千元,但也算慢慢有了收入;村子离边境不远,他不时到卡点守卡,每天有80元补助。
生活条件这些年也好了:2014年盖了砖混结构的新房,厕所是水冲的;到胶地干活,云胶江城公司给买意外伤害险;他最近学驾照,看来买车也在计划中。
卢垮云的日子虽谈不上大富大贵,可和好些年前比,“好太多了!”他想控制住自己不笑,可这四个字脱口,还是笑了出来。
几十公里外的云胶江城公司六队三组集中居住点,二十多栋砖混结构的新房整齐排列。春节刚过完,不少人家门口还挂着红灯笼。
28岁的苗族女孩张明芬家就住这儿,1998年,云胶江城公司在全省范围内招工,年仅4岁的她随父母告别老家文山马关,来到普洱江城,管护起上百亩的橡胶林,从此在江城扎根,户口也落在了江城。
父母渐渐老去,张明芬和丈夫继承衣钵,继续管护橡胶林。2021年,他和丈夫管护208亩橡胶林,收入9万多元。
家里之前住的房子是石棉瓦房,面积四十多平米。2020年,政府补助15000元,云胶江城公司补助5000元,自己花了8万多,拢共10多万元建了新房。
房子三室一厅,八十多平米,记者进去看,屋里干净整洁,家具应有尽有,装饰和城里人家没多大区别。
每年12月到次年3月不用割胶,事情少,张明芬和丈夫不时去附近村民自己种的橡胶林务工,每天每人一百多元,补贴家用。
集中居住点离中越边境直线距离只有1公里左右,今年春节,因为疫情,一家人哪都没去。没事时,她和居住点年龄相仿的女孩在院子宽敞处踢会鸡毛毽子,出身汗,洗个热水澡,舒服!
对现在的日子,张明芬很满足,“要感谢党委政府,不然家里的很多坎都不知道咋过去。”她说,嘴角露出淳朴淡然的笑。
再过一个多月,张明芬和丈夫又将开始忙活,到那时,每天大半夜,两人会戴上头灯,斜挎着胶箩,把随身带的蚊香点着,拿起胶刀,割胶。
如果你参与其中,可能会看到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学,之后恋爱结婚生子的两口子边割胶,边有说有笑的美好场景。
日子像流水一样潺潺流过,这或许就是张明芬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