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塑行业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微塑料全面入侵怎么办?科学家的5R原则请收好!

   2022-07-06 734
导读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会产生微塑料,也会把微塑料摄入体内,可以说,微塑料已经全面入侵我们的生活以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但大众甚至科学家对微塑料的潜在危害依然知之甚少。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会产生微塑料,也会把微塑料摄入体内,可以说,微塑料已经全面入侵我们的生活以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但大众甚至科学家对微塑料的潜在危害依然知之甚少。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大部分微塑料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就目前来看,人类各种活动都会产生大量微塑料,那么微塑料会对人体、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科学焦点》编辑部采访了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环境毒理学家斯蒂芬妮·赖特(Stephanie Wright),她将解答我们的问题。

一、微塑料是怎么产生的?


赖特:解释微塑料的来源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塑料。

塑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用石油和天然气炼制的合成材料,另一种是以植物为原料的可再生有机材料。

塑料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中,如食品包装、电子产业和交通运输等。而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大部分微塑料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微塑料的来源很复杂。

比如在阳光的照射下,塑料逐渐老化,变得更脆,慢慢裂成小碎片或小颗粒。还有,塑料制品的磨损也可能产生微塑料。


由于塑料本身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所以微塑料的形状和类型也多种多样。

而且,微塑料的来源不仅限于塑料本身,在洗涤衣物的过程中,每千克衣物会释放出多达 150 万根微纤维,这也是微塑料的一种。甚至,打开一只塑料瓶或者塑料包装袋,也能产生很多微塑料。


微塑料形成后,通过人类活动和自然作用在环境中流动。比如,我们洗衣服的时候,衣物释放出的微塑料纤维会流进下水道。

然后,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72%~94% 的微塑料纤维会混入下水道的污泥中。这部分污泥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会用来改良土壤,这样微塑料就被带到了土壤中。

在干燥的环境下,风还可能将土壤中的微塑料吹走,让微塑料扩散到更大的范围。由于微塑料的来源和扩散路径都很复杂,这对科学家和环保工作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二、目前在哪些地方发现过微塑料?


赖特: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发现了微塑料。

最初,微塑料污染只被视为海洋污染。当时,科学家估计海面上漂浮着15 万亿 ~ 51 万亿颗微塑料。

但最近,科学家发现微塑料还污染了河流、土壤和空气,遍布全球的各个角落。甚至在两极、赤道、深海海底、珠穆朗玛峰等地区,也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

三、我们的食物中存在微塑料吗?


赖特:这是肯定的。我们已经在人类的粪便中发现了微塑料,这证实了微塑料已经渗透进了人类的日常饮食中。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一系列的食品和饮料中检验出了微塑料,这部分食品和饮料主要是瓶装水、自来水、贝类和盐。


我们在室内的灰尘中也检测出了微塑料,灰尘中的微塑料也可能会进入食物和饮料。根据目前的调查,我们每年摄入的微塑料多达 52,000 至数十亿颗。

而且,大多数研究人员调查的食物只占成年人饮食的很小一部分,许多常见且摄入量很大的食物没有在调查范围内,比如谷类食品,所以我们实际摄入的微塑料的数量可能远超目前的预估。

四、微塑料对人体有害吗?


赖特: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微塑料是一个新课题,科学家还需要开展更多研究。

微塑料可能和其他污染颗粒一样,对人体有害,但在本质上,微塑料又与这些粒子存在差异,所以关于微塑料是否有危害,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一些实验表明,如果大鼠和小鼠摄入大剂量的聚苯乙烯(一种塑料)颗粒,它们的生殖系统会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目前还不清楚。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接触微塑料是否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也尚未可知。

一个可能性较大的推测是,微塑料颗粒越小,对生物造成的伤害就越大。但是,多少以及多小的微塑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它们来自哪些地方,目前仍然很难弄清楚。

五、我们应该如何减少

微塑料污染?


赖特:虽然微塑料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尽量减少接触微塑料的机会,将潜在风险降到最低,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减少微塑料的同时,也能减少接触微塑料的机会。

首先,我们可以饮用过滤后的自来水,尽可能选择天然材料生产的产品,而不是塑料制品。

其次,在购物时,可以带上自己的购物袋,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避免产生塑料垃圾;减少洗衣服的次数,或者用洗衣袋收集从衣服上掉下的纤维。

对于塑料,我自己试着坚持“5R”原则:拒绝(refuse),减少(reduce),重复使用(reuse),再利用(repurpose),回收(recycle)。

最后,想要减少环境中的微塑料,需要全球共同努力,限制释放到环境中的微塑料数量。

图片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版权所有:江苏远华橡塑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622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