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谢文澜在致辞中表示,沪琼两地肩负着重要的国家战略使命与发展重任,自两地政府签署省市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上海市科委与海南省科技厅重点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和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在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支撑国家战略、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以“沪琼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为依托,聚焦“陆、海、空”三个科技城及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推动两地创新要素流动融通,助力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携手共进、互利共赢,共同营造良好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氛围。
会上,《节水抗旱稻在海南示范应用及产业化推广》《基于航空轮胎需求的天然橡胶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研发》《海南沼虾耐盐碱新品种选育》《海滩滩涂盐碱地改良与矿坑土壤修复》等7个沪琼科技合作项目在现场进行签约。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9家单位相关负责人针对各自领域的产业布局、科技项目进行推介交流及项目路演。来自沪琼两地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科技服务机构代表100余人参加本次交流活动。
上海科研力量, 为海南橡胶全产业链赋能 海南作为我国少数以热带气候为主的地区,其气候条件在热带农业方面,具有优势。不过,仅仅只是生产出来,还远远不够,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一问题不仅仅关系到经济发展,事实上,其中像天然橡胶等产品的研发利用,也是国产大飞机等“国之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一方面,来自上海的科研力量,正不断与海南携手共同破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罗微介绍道,“这几年,我们与上海各相关单位从全产业链的维度深度合作,即从种子改良到栽培,再到后面的粗加工,以及制品的深加工的制造研发中,都推进了相关的工作。”罗微向记者介绍道,其中,在产业链的上游,通过与上海交大氢农业相关团队的合作,使用氢气氢肥,提高橡胶苗的抗性,并在栽培过程中的加速生长,提高橡胶产量,让出产的天然橡胶更契合航空轮胎的需求。
除了橡胶产业外,在农林业方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也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在交流会上签约,共同推进“节水抗旱稻在海南示范应用及产业化推广”,据悉,节水抗旱稻此前先后荣获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已在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种植,全国年推广面积超过500万亩。
沪琼优势互补, 带来生物医药的“双向奔赴”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红利逐渐释放,带来的不仅仅是加速全球创新药走进中国市场,同时也有望为一批中国创新药吸引来全球患者,也正因此,一些上海生物医药企业正与海南携手合作,期待在海南自贸港,不出国门便得以惠及全球,上海优卡迪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海南目前有一类先行先试的政策,而这类政策对于细胞治疗产业来说,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交流对接会上,优卡迪副总经理徐南向记者介绍道,目前,优卡迪研发的全球首款安全性第四代ssCART-19注射液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 据悉,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CAR-T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CAR-T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有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而优卡迪的该项产品管线旨在提高安全性,从而降低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目前,来自上海的优卡迪已与海南医药联合成立海南海优细胞免疫治疗研究中心,率先在海南建立高端和前沿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研发基地,并与海南省本地的医院进行联合攻关,徐南介绍道,未来药品一旦能正式应用,将第一时间无缝落地海南,并通过海南的政策优势,将来自中国的CAR-T创新药为全球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徐南也透露道,在这一载体的基础上,优卡迪后续新的治疗产品管线,也将陆续落地到海南,实现真正的同频共振、互联互通。
本次成果交流对接的七个现场签约的合作项目中,有两项合作由王红阳院士团队和贾伟平院士团队分别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康医学研究院开展合作研究。复星凯特也将与中国干细胞集团海南博鳌附属干细胞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活动旨在深化并拓展上海与海南两地在低碳环保、生物医药大健康、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的科技合作,促进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共同推动海南自贸港和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高质量建设。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