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塑行业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新华全媒+丨育种人三代传承 橡胶树结出科技硕果

   2024-06-26 新华社232
导读

↑ 6月20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树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儋州院区的培养室里观察橡胶树试管苗。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牵头完成的“耐寒抗风高产橡胶树品种培育

↑ 6月20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树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儋州院区的培养室里观察橡胶树试管苗。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牵头完成的“耐寒抗风高产橡胶树品种培育及其应用”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三代育种人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

天然橡胶被誉为“黑色黄金”,其传统育种周期长达40多年,而我国适宜植胶区域面临气候等方面的挑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地进行橡胶树的引种、筛选和栽培研究。

吴云通等老一辈科学家克服重重难关,成功选育出适应我国气候的橡胶树品种,实现了橡胶种植的北移,大幅提高了橡胶产量。

随后,以黄华孙为代表的育种人致力于培育耐寒抗风高产的橡胶树新品种,解决了“良种密码”,建立了完整的橡胶科研体系,推动了橡胶树体胚苗规模化繁育技术的突破,显著提升了橡胶产业的经济效益。

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不断缩短育种周期,提高品种质量。

经过三代育种人的接力奋斗,科研人员将橡胶树育种周期由41年缩短至27年,育成耐寒抗风高产品种8个,推动实现橡胶树种源自主可控,支撑我国植胶区域持续扩大,实现了我国橡胶树品种从引进到输出的根本性转变,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安全供给做出巨大贡献。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 6月20日,在海南儋州的橡胶林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副研究员张源源在攀爬脚架。

↑ 6月19日,橡胶树育种专家吴云通(左)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高新生在海口院区的一棵橡胶树前交流。

↑ 6月20日,在海南儋州的橡胶林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副研究员王祥军在用无人机观察橡胶树株型。

↑ 6月20日,在海南儋州的一棵橡胶树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副研究员张源源(左)和研究员高新生在调查坐果率(无人机照片)。

↑ 6月20日,在海南儋州的橡胶林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的科研人员在收集胶乳。

↑ 6月20日,在海南儋州的橡胶林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树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对橡胶树进行量胶测产。

↑ 6月19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助理研究员彭素娜在观察橡胶树胚性愈伤组织。

↑ 6月20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院区的生产车间,科研人员在更换培养基诱导橡胶树体细胞胚。

↑ 6月19日,在海南儋州的橡胶林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开展橡胶树死皮情况调查。

↑ 6月24日,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黄华孙(左)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研究员李维国手持获奖证书在人民大会堂外合影留念。

↑ 这是6月20日拍摄的位于海南儋州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橡胶林(无人机照片)。

↑ 6月19日,橡胶树育种专家吴云通(左二)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树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在海口院区的橡胶阁里交流。

↑ 6月20日,在海南儋州的一棵橡胶树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研究员高新生和副研究员张源源(左)在调查坐果率。

↑ 6月21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院区实验室内,橡胶树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在观察、讨论实验内容。

↑ 6月20日,在海南儋州的橡胶林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研究员曾霞 (左)和副研究员胡彦师在对橡胶树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鉴定评价。

↑ 这是6月20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院区拍摄的不同品种的橡胶树种子。

↑ 6月20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院区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更换培养基诱导橡胶树体细胞胚。

↑ 6月20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院区育苗温室里,橡胶树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在观察橡胶树幼苗。

↑ 6月20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树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在海南儋州院区的培养室里观察橡胶树试管苗。

编辑:王诺 戚文娟 林革 马晶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版权所有:江苏远华橡塑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62203号-2